sci论文又被拒?快试试ssci论文润色机构

  sci论文又被拒了怎么办?马上就要到毕业季了,高校要求发布sci才能毕业?不妨寻找正规的润色机构,艾德思为你提供论文润色、论文翻译、评估等服务,让你轻松发表sci。

  sci论文润色技巧

  2015年7月,我正式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一个三流本科高校的青椒,刚入职时就对学校各种科研文件悉数研究,发现要在高校求生存发文章必不可少。对于学校里发了诸如《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牛刊的老师崇拜得不得了,每次见到这些牛人,都非常恭敬地请教发文章的经验,然后一脸羡慕的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在入职不久,我就拿到了省科技厅的一个博士启动项目,这让我在科研上的自信心大大提高,更是加快了写文章的速度,在写了2-3篇文章之后,开始不停的投稿,不停的被拒,如此反复,时间一晃而过,到2017年我还没有发出文章。文章的多次被拒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认为现有的研究方法已经不具备创新和竞争优势,而新的研究方法并非一朝一夕能学会的,我又想2018年评职称,焦急万分。

  于是在2017年初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必须突破和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并转向投英文论文。在这种焦虑但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决定先学习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放弃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在文章写作中采用更加时兴的方法。然后,学方法对于一个文科学生来说,有多难,那是不言而喻的。

  刚开始我花了1-2个月买了2本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书看,基本原理已经掌握,但是对软件操作始终不得诀窍,在跑程序时总是出现各种问题,是相当的崩溃了,差点放弃了。感觉文科生在这方面真是很费劲。后面我通过人大经济论坛收集到了很多资料并将问题一一解决,最终在4月21号突破了空间计量方法,然后在5月份和6月份一口气写了2篇文章,在7月到9月又写了2篇文章,在6月份就陆续把前面2篇文章翻译成英文投出去了,后面又投了一篇英文。整个6到7月基本上处于外文期刊投稿摸索期,自己又比较着急投稿,感觉有点人格分裂。

  外文期刊投稿比中文要严谨的多,基本上每个期刊都会从标题到参考文献依次说明,图表格式等等,一般从期刊下载下来的格式要求都会有5-6页以上,有的甚至是十几页,刚开始看这些排版要求,真是相当折磨人。一是对于排版要求的英文我也不是太懂,还需要借助谷歌翻译才能搞明白,二是从字体、行间距到图表各个部分的排版都很详细,都要按照要求去排,是相当的考验人的耐心了。

  (P.S.你可能会说不一定吧,随便排版投过去算了。这种投的结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technique check时就被打回来,让继续排版好;另外一种是期刊看你这态度直接把你拒掉,期刊送审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而且每个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基本都有自己的要求,在同一个出版公司下的期刊大致要求会一样,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参考文献基本上是用文献软件排版,我是在noteexpress中编辑参考文献格式,每次投一个期刊就做一个参考文献样式,这样如果下次再投这个期刊就可以直接用了,可以提高效率。

  刚开始投SSCI时,先是各种排版把自己折磨的要命,然后是陆续收到各种期刊的拒稿,心碎一地。尤其惨烈的一件事,刚开始很着急有一篇稿件投了2个期刊,两个期刊都把这篇文章送到同一个审稿人手里,本来一个期刊已经反馈意见小修了,最后也直接把文章拒掉了,心痛不已。

  痛定思痛,后面再投稿再也不这样匆忙了,投期刊坚决一个一个的投,耐心等待。在10月份就收到一篇文章的修改意见,在11月底交完版面费,第一篇文章正式接收。虽然是个影响因子还不到1的SSCI期刊,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让我更加有勇气努力去投稿去发文章。接下来在1月份收到另外2篇文章的修改意见,并陆续录用。在2019年又有1篇SSCI,2019年7月刚修改完一篇的文章也录用。

  现在回想那段日子,觉得压力非常大,不亚于在博士期间憋文章等毕业的感觉。当时我真的很佩服我自己这个决定,我一个英语四级考了3次,六级考了5次才通过的人,哪里来的勇气投英文论文。这一路走来,对SSCI期刊发表有一点感悟。

  一是关于SSCI期刊发表的难度问题。

  这个真不敢说比中国的C刊难,事实是:科技论文写作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深,科技论文的关键在于客观陈述研究事实,对语言的要求也可以通过一些固定的科技论文句式表达来弥补,实在不济的还可以请翻译润色公司帮忙。所以,还是要敢写敢投。

  二是关于期刊的选择问题。

  刚开始投稿时并不清楚哪些期刊比较切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只能通过在SCI/SSCI清单或者JCR清单上查找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期刊,比如你研究产业经济领域,那么就去SCI/SSCI清单里找带产业经济这个词的期刊标题。比如我研究的经济与环境交叉领域,我就会去搜带有environment这个词的期刊标题,然后投这些期刊。当然,并不是所有带environment的期刊都说切合我们文章主题的,因此,我们在投稿的过程中会收到很多拒绝信,原因就是:研究内容不在期刊发表的范围。

  为了避免投的文章跟期刊的发表内容不符合的问题,我们在SCI/SSCI清单上搜到相关的期刊后,可以点开每个期刊的网站,进入期刊网站详细了解每个期刊的刊发内容,这样可以比较好的的提高针对性。像我去年底投的一篇关于碳排放的文章,正好找到的期刊有一个栏目是关于产业碳管理的,论文就顺利送审了。

  另外,关于论文的审稿时间,有一些期刊上是有说明的,说期刊审稿周期一般几周,也有一些期刊没有说明。如果是这样,我一般会去看这个期刊的发文周期和发文量,发文周期短和发文量大的期刊一般比较快一些。

  三是关于SSCI期刊的投稿。

  英文论文投稿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也有大体的规律。一般是把论文的图表和文字分开排版,这样操作起来比较快一些。另外一个就是用软件做参考文献的格式,提高效率。其实英文期刊投稿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当你投了10个期刊之后,你在心理上是接受了外文期刊投稿的流程和模式,就不会觉得特别折磨了。

  另外投稿被拒也是常事,要练就“拒无霸”的心态。在刚开始投SSCI期刊时,文章跟所选期刊的匹配度一般不太高,被拒的几率会更高一些。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说如果一篇文章如果投了7-10次能被接受,那是正常的。我之前写的有一篇文章投了20来个期刊,还在家里睡大觉。这也说明写了的文章并不一定能发出去,能发出去70%已经算是高概率了。

  四是关于SSCI期刊对英语的要求。

  其实我英语基础不好,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都是写中文,然后翻译,再请同师门的英语牛人帮忙检查和润色。刚开始翻译一篇论文可能要1-2周,每句话里都要去有道翻译里查,然后一句一句拼凑起来,可以说是蜗牛速度了。但是在修改了3-4篇文章之后,我发现我的思维方式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在句子的翻译过程中自动就调整到了英语语言的逻辑,翻译起来速度就快很多了。

  我自己感觉写中文能够更快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在写文章时有时候有感觉就会一口气把一部分写完(比如引言部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而如果写英文一句一句的表达,往往很难一气呵成的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因此我现在也是先写中文,然后再翻译。

  五是关于SSCI期刊论文的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里我想着重强调的是关于发表SSCI论文的心态,基本上每一篇SSCI论文在发表的过程中都至少要经历2次修改,有的3次,而且一般国外的审稿人是比较认真和严谨的,会提出很多细致且有难度的问题。

  比如我上半年的一篇文章,大修2次,第一次2个审稿人给出的意见相差比较大,其中一个审稿人对文章比较认可,但是另外一个审稿人足足提了20多条修改意见。我修改就花了3个星期,增加了3千字。第二次反馈的意见还是大修,感觉审稿人跟自己这篇文章杠上了。再次根据审稿意见一条一条的修改,反馈回来的意见是小修然后接收。这篇文章虽然修改过程非常痛苦,但是却让我收获不少,让我自己明显感觉文章的质量上来了,而且非常清楚的知道了好文章长什么样子,因为审稿人的意见都是把你的文章往好文章的方向引。

  我们之所以发不出文章,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自己文章跟别人发的文章的差别的(P.S.可能有人会说看那些TOP期刊的文章不就知道了,我想说的是看文献只能认识到差距的表面,自己修改文章时才能看到差距的本质,认识深刻),而修改论文的过程就是练就好文章的过程。

  最后,发SSCI期刊论文还是要有所创新的。

  我感觉大家都可以突破和创新的一点是在写文章时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而理论创新在国外要求规范和严格的情况下是比较难突破的。当然,这个方法创新当然不是说随便引入方法,而是新的方法真的能够比原来的方法更优越。

  比如我学的空间计量方法就比传统计量方法更客观地考虑了研究变量的空间相关和空间溢出特征,确实会比原来的方法更优。另外学方法不要说打算用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学会方法再写文章,可以先把文章的框架搭建好,数据收集好再学,目标明确,同时迫于文章已经写了一半的压力,箭在弦上,不得不学,那学起来的效率有多高,你试试就会被自己惊到。

  其实,SSCI论文并没有那么难,关键在于你敢写敢投。

sci论文又被拒?快试试ssci论文润色机构

上一篇:sci润色翻译sci论文该如何进行润色?

下一篇:会议论文摘要怎么写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