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的6大要点
每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在项目提交截止后45天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格式审查工作,审查内容涵盖近30个方面,主要包括申请资格、申请书格式及内容的完整性等细节。
01 申请人撰写申请书前的准备工作
1.1 重视学术积累,精准提炼研究主题 申请人在选择研究课题时,需兼顾创新性和重要性。2019年,基金委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申请与评审试点,为科研工作者指明了选题方向。 鼓励探索、强调原创、聚焦前沿、另辟蹊径、需求引导、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合。 具备一定工作基础和预研究成果的选题,更易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
1.2 全面掌握申报要求,留意填报细节 申请人应仔细浏览基金委官方网站,阅读当年项目申请指南、填报说明及相关管理法规,了解最新动态,全面熟悉申报细节,关注填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2 基本信息的填写 (以面上项目申请书格式为例)
2.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需简洁明了,通常是20~25字。过多字数会显得冗长,过少则可能导致研究范围不明确。 用词应准确、精炼,清晰传达核心信息,突出选题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2.2 申请代码和关键词 基金委不时调整部分科学部的申请代码,申请人应参照当年最新发布的指南,准确选择并填写申请代码。 申请代码是定位研究领域方向的重要标识,不同代码覆盖的领域不同,部分代码之间可能存在交集。申请人应在理解代码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对照项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学科代码。 关键词应规范、准确,反映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技术方法及研究意义,并按照逻辑关系排列。 申请代码和关键词是项目分组和专家匹配的重要依据,影响项目评审结果。
2.3 中英文摘要 摘要是申请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包括研究背景、科学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基础、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科学意义等,回答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及研究意义等问题。 摘要通常由7~8个句子组成,分别描述不同内容。注意不要过多描述某些内容而影响其他内容的表达。
2.4 主要参与者 主要参与者应符合限项原则,申请人需统筹考虑自己和项目组成员的研究总数,确保专业互补、相互支撑,合理配置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 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具备相应研究背景的人员参与,强调研究背景的重要性。
2.5 资金预算表 申请人应按照相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需求,认真编制资金预算表,确保信息真实、准确。直接经费申请额度应符合指南要求。 各科目经费分配无比例限制,但需合理。基金委原则上不支持购置仪器设备,鼓励共享、试制、租赁或升级改造现有设备。
2.6 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优青、杰青、创新群体项目,项目名称应写研究领域而非具体项目名称,摘要部分填写主要学术成就。 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封面上的“附注说明”无需填写,重点项目则需按照指南要求填写。 注意填写基本信息表中的“主要研究领域”一栏。 研究期限由系统自动生成,特殊情况需按照指南要求修改。
03 正文撰写 登录基金委网站下载正文模板,参照模板中的提纲撰写正文。注意保留提纲中的蓝色字。 正文要求内容详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
3.1 立项依据和参考文献 高质量的立项依据应明确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描述选题背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前人工作,提出本项目科学问题,论述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 充分论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阐述研究工作的科学价值,提出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反映了对本领域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引用文献一般在20~50篇之间。
3.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目标是项目名称的具体化,研究内容应围绕研究目标展开,关键科学问题是研究内容的升华。
3.3 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案是研究内容的详细表述,包括实验模型、观察对象、技术、方法、观察指标、仪器型号和实验流程等。 可行性分析描述科研团队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
3.4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描述项目与已有研究的区别,分析创新之处。
3.5 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年度研究计划应具体、可行,预期研究结果分为研究结果和研究成果两部分。
3.6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详细说明与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
3.7 其他注意事项 注意各部分的合理衔接和字体突出显示。
04 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简历 申请人简历由系统自动生成,主要参与者简历需在系统中下载模板填写。 简历部分应实事求是,列出支撑申请项目的前期成果和研究数据。
05 附件信息 列明所有附件信息,包括代表性论著或科技奖励。 注意相关细节问题。
06 积极平和心态面对评审 不断完善项目申请书,从评审专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争取下一次申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