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自然标书预实验设计的要点

  提到国自然申报,很多申报失败未能中标的老师都是因为预实验被拒,如何把握预实验的尺度?如何正确撰写预实验?自然号带来了一些看法和观点。

  关于预实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比例控制问题。

  太少不行。如果预实验内容太少,专家评审时会认为得到的数据对科学假说的支持力不够;

  太多也不行。就算不考虑现在是否来得及做完的问题,如果预实验内容太多,专家会认为这个项目基本已经完成,不需要继续资助了。

  那么,预实验比例的“安全范围”在哪,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01、预实验的作用

  预实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在设计时要注意和前期积累区别开。

  申请基金时的前期积累部分指申请人前期发表的文章、获奖情况以及主持或参与过的基金项目,用来向评审专家说明自己在这一研究方向:

  有相关研究经验积累,申请项目将基于这些基础开展;

  如果项目申请资助成功,申请人的研究经验基础项目的执行和完成。

  特别说明:虽然这一部分很重要(尤其是申请面上项目时),但合作人和课题研究团队的水平不能完全弥补申请人本身水平的不足。因此,在预实验部分对本项目所提出科学假说的合理性有一个完整说明,对基础一般甚至是稍弱的申请人来说就很重要。

  项目的科学假说并不是纯粹靠猜想得出的,一般要提出一个完整的假说(A基因调控B通路影响C细胞表型参与D疾病问题),这几个环节的支撑数据还是要有的:

  国自然标书预实验设计的要点

  01/A基因激活B通路

  (实验)在X细胞进行A基因沉默,发现B通路活化的Marker被抑制;

  02/B通路的活化促进C细胞表型

  (实验)B通路的抑制剂改善了C细胞表型;

  03/C细胞表型激活加重D疾病问题

  (实验)D疾病模型中,C细胞表型的抑制剂改善了D疾病问题;

  04/A基因促进D疾病问题

  (实验)D疾病模型中,A基因沉默改善了D疾病问题;

  05/A基因促进C细胞表型

  (实验)在X细胞进行A基因沉默,发现C细胞表型被抑制。

  02、后续研究

  从上面的假说路线图来看,似乎各个环节都有数据了,那么后续还要研究什么呢?

  其实预实验只是给假说的其中一条路线提供依据,而真正确定一个发现,还有很多“分支”路线的可能性需要我们进一步确认,从而补充、完善项目假说。

  后续的研究方向可以参考以下几个问题的角度来考虑:

  A基因-B通路-C细胞表型的路线中,B通路是否是A基因和C表型间唯一的渠道,如果没有B通路,A基因还能产生C表型吗?

  如果预实验中出现A基因沉默(RNA干扰)、通路抑制剂的作用,怎么排除脱靶作用?要不要做正向干预呢?是否考虑其它对A基因和通路的干预方式、不同遗传背景的细胞系、原代细胞甚至其它模型?

  A基因-……-C细胞-D疾病:疾病所涉及的细胞类型一般是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扩大样本量?选择C细胞作为代表A基因和D疾病间关系的原因又在哪里?

  A基因-B通路:这一环节的具体机制和方式是什么?包括具体的分子、中心法则水平、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等。通过Co-IP技术发现A1蛋白与A2蛋白结合,就能证明A1与A2直接结合吗?

  等等问题,都可以考虑再后续实验的研究内容里面,进一步丰富大家的项目。

  为了尽量避免A专家说太少,B专家说太多的极端情况,我们在设计预实验时还是要同时注意后期研究的内容,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预祝大家在明年的申请中取得好成绩!

2025国自然标书预实验设计的要点

上一篇:国自然5篇代表作的要求解读

下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算编报要求

Tags: